Search

<李國鼎工作與信仰 Part3>

在 1984 年卓越雜誌創刊號,李國鼎這篇 ...

  • Share this:

<李國鼎工作與信仰 Part3>

在 1984 年卓越雜誌創刊號,李國鼎這篇 <我國管理科學應努力之方向> 討論管理

他談的我完全想到張忠謀對 TI 管理者的評論:當公司漸漸龐大,領導高層的內務、外務逐漸增加,但大半與技術無關。為了日理萬機,自己倒與快速進步的技術脫節了

我也想到賈伯斯對於最好領導者的定義:最好的領導者是最厲害的個人貢獻者,他們從來不想要當管理者,但因為發現沒人可以做得比他好,所以選擇站出來去領導

管理者不是要去管理,而是設定一個願景,然後就一直往那邊走

小時候讀管理,發現離好遠。管理其實在每一天的日常中,不只在書本。彼得杜拉克寫的 說管理是由練習而來

------底下內容摘自<工作與信仰>------

由於筆者近年來所從事者多為與科技範圍及各項建設有關的工作,從平日的接觸中,發現國內各公民營機構在遴選主管人員時,常傾向於挑選專業技術最優異的人出任主管,如技術最好的工程師出任總經理,學術成就最高的教授出任大學行政主管。醫術最佳的醫生出任醫院院長等。這種作法,不僅被一般人視為當然,就連當事人也往往以為那是專業技術人才最佳的歸宿。這種專而優則管的方法,事實證明不僅減少了一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才,多少減緩了專業技術工作進步的速度,更往往使機構中平添了一位見木不見林的不稱職主管,導致整個組機構工作效率地降低與資源的誤用。現今在國外機構,為了避免上述現象發生,往往遴選優良技術人員中有興趣而且有潛力擔任管理工作者,送往大學修習管理課程,以培植管理才能。如筆者在美國德儀的好友張忠謀博士,受當時公司負責人 Haggerty 博士賞識,因其技術優異油公司資助赴史丹佛大學企管研究所研修企管碩士。後升任半導體部門 VP,最近離職立刻有很多公司爭取其參加。此種視主管職務中管理性工作為一種需要系統性知識與技術勝任的工作的觀念,實在值得吾人深思

我深深以為未來國家愈不斷進步,社會經濟欲更現代化,其兩大支柱,一為科技,另一為管理。管理方面目前所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又容易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嘗試性看法所誤導。在大眾觀念方面,下列幾項有關管理的觀念是需要從速建立起共識的

- 確認管理的重要性
- 肯定管理不僅是藝術,也是科學
- 在管理知識與技術上的投資,價值(投資報酬)絕不在硬體科技之下
- 管理知識的收效不能急功近利
- 管理知識是一種易學而難通的學問
- 管理知識的推廣應從高層主管先開始
- 任何機關組織都應講求管理,都需要管理知識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